单孔抽水试验渗透系数基坑涌水量计算-最新资料
单孔抽水试验渗透系数基坑涌水量计算 Calculation of single-hole pumping test permeability and pit discharge Li Ming-yue, Li Jun-hong (Southwest China Nonferrous Survey anf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Kunming Yunnan 650051) 【】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single-hole pumping test of water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calculation of Pit, for reference. 1.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的目的通常为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渗透性和 富水 性,测定有关水文地质参数,为建筑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抽 水 试验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可分多种抽水试验, 其中按抽水钻孔与 观测孔数 量可分为:单孔抽水、多孔抽水及孔群互阻抽水;按试 段与含水层关系 可分为:分层(段)抽水、混合抽水;按钻孔揭 露含水层的情况可分为: 完整井抽水、 非完整井抽水; 按抽水量、 水位降深与抽水延续时间的关 系可分为: 稳定流、非稳定流抽水。 2.含水层、隔水层 自然界的岩石和土壤大多为多孔介质, 它们本 身的空隙性有 很大差异,有些能含水,有些不含水。饱和带中的岩、土 层,根 据其给出水的能力, 可划分为含水层与隔水层。 含水层是指能够 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水的岩、土体,如砂层、砾石层等。 隔水层是指那些既不能给出又不能透过水的岩、 土层,或者 它给出 或透过的水量都极少。 通常可分为二类: 一类是致密岩石, 其中没有或 很少有空隙, 很少含水也不能透水, 如某些致密的结 晶岩石(花岗岩、 闪长岩、石英岩等)。另一种是颗粒细小,孔 隙度很大,但孔隙直径 小,存在的水绝大多数是结合水,在常压 下不能排出,也不能透水。 3.渗透系数(K) 渗透系数是综合反映岩、 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 其大小 不仅 取决于岩、土的空隙性,还取决于渗流液体的物理性质,通 常可通过试 验方法(包括实验室测定法和现场测定法)或经验估 算法来确定K 值。本文中结合实例针对单孔抽水、 承压水、承压〜 无压条件下对渗透 系数进行计算。 4.基坑涌水量(Q) 抽水试验除查明地层渗透系和富水性之外, 还有另外一个更 重要的目的是依据各土、岩层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其基坑涌水量, 为建筑 施工止水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按《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 土工程勘察规 范》(GB50307-1999)表8.5.8-2条形基坑出水量 计算公式对基坑涌水 量进行计算。 5.工程实例 5.1工程概况。 某轻轨交通工程第9个车站车,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右 □ CK9+300.00Q车站沿南北向布设于城市主干道下方,主体总 长度 140.1m,标准段外包宽度24.3m,地下三层,基坑深度21.9m, 采用明挖 法施工。为给基坑降(止)水提供设计参数,进行了单 孔抽水试验,抽 水孔设计深度30.50m,分一次降深。 5.2地层条件。 据钻孔揭露,抽水场地0.0〜2.5m深段为下水道窨井(应属 填土分 布段),其下分布地层为: ① 层粘土:灰褐色,揭露深度2.5〜6.1m,厚3.6m,饱和, 可〜软 塑状,土质均匀,切面光滑,无包含物。 ② 层粉质粘土:兰灰色,揭露深度6.1〜8.6m,厚2.5m, 土 质较均 匀,无包含物,软塑状,饱和,中〜高压缩性。 ③ 层圆砾:兰灰色,揭露深度8.6〜30.5m,厚21.9m,骨架 颗粒约占 65%,,粒径0.2〜7 . 0cm,中密状态,砾石成份以玄武 岩为主,其次为硅质 岩、石英岩,磨圆度好,架间充填以砂、粘 土为主。 该孔含水层为③圆砾层, 为河流主河相沉积, 骨架颗粒成份 以玄武岩 为主,粒径2〜70mm砾石含量约65%架间填充物以 砂土、粘土为主, 厚21.9m(未揭穿)。上部的①层粘土和②层 粉质粘土为隔水层。 5.3抽水施工过程。 抽水孔实际钻探深度30.50m,属单孔抽水,分一次降深。 孔径186mm护壁管172mm下置深度30.50m,其中8.0m下为 花管过滤器,电潜泵下置深度12.0m,含水层为③圆砾(埋深 8.6〜30.5m)。采用10m3/h电潜泵开始抽水,水位量测用测绳 和万用 电表,水量用容积法。待抽水孔动水位趋于稳定后,用8小时结束第一 次降深(S3)抽水,动水位深度8.65m,降深S3=8.65-4.6=4.05m,涌 水量4.10L/S;稳定8小时进行水位水 量量测后停泵观测恢复水至静止 水位4.6m。整个抽水过程从正 式开始起算共历时近16个小时,Q=f(S)曲线为正常曲线。 5.4抽水试验计算。 5.4.1计算假定。 地下水类型为微承压水,以层流为特征,含水层为③圆砾, 其上 ①、②粘土、粉质粘土视为顶部隔水层,③圆砾未揭穿,抽 水方式为单 孔,非完整井。 5.4.2公式选取。 根据抽水孔边界条件及降深是否穿过上部隔水层, 分别选用 裘布依完整井承压〜潜水运动方程乘以不完整井的校正系数和 札马林承 压水公式乘以不完整井系数:K= 0.732Q(lgR-lgr)(2Ha-Ma)Ma- h2aMal4Ma2Ma-l(用于第一次降深 S3) 式中: K――渗透系数(m/d) ;Q钻孔涌水量 (m3/d) ;R―― 抽水孔影响半 径(m); r——过滤器半径(m; S——水位降深(m;I——过 滤器工作部分长度(m); Ha---含水层有效带厚度(m);Ma ----------影响带下界至含水 层顶板距离(m); ha ---动水位至影响带下界距离(m)。 5.4.3参数计算。 抽水试验进行了一次降深,现分别将计算过程列 出。 K=0.732Q(lgR-lgr)(2Ha-Ma)Ma-h2aMal4Ma2Ma-l(用于第 一次降 深S3) S3=4.05 Q3=354.24 r=0.086 l=30.5-4.6-4.05=21.85 r1=S S+1 r2由r1查表取值 r1=S S+1= 4.05 4.05+21.85 =0.156?厅楸? r2=1.21 Ha= r2(S+l) Ha = 1.21 x( 4.05+21.85 ) = 31.34m ha=31.34-4.05=27.29m Ma= 31.34-8.60+4.60=27.34m K= 0.732 X 354.24 X (IgR - Ig0.086)(2 X 31.34 - 27.34) X 27.34 -27. 29227.3421.85427.342 X 27.34 -21.85 =1.251 X (IgR -Ig0.086) R= 2S HaK,用“K”公式与“R‘公式对算 结果:R=8.1 31.34 X 3.77=88.05m K=1.251 X( lg88.05-Ig0.086 ) = 3.77m/d ; 5.4.5基坑涌水量计算。 该站建设拟开挖基坑长(a)约142.0m,宽(b)25.0m,深21.9m, 地下水微承压、降水后转无压,现采用“大井”法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