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管理经验介绍
兢兢业业干工作 实实在在抓管理 我校始建于 1958 年, 占地面积 45825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16000 平方米,全校共有 30 个教学班,初中 10 个教学班,小学 20 个教学 班,在校学生 1148 人。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 134 人,专任教师 125 人,其中高级教师 21 人,市级骨干教师 8 人,县级骨干教师 41 人, 县及以上优秀教师 28 人,县及以上优秀班主任 16 人,县及以上教学 标兵 4 人,县及以上学科带头人 2 人。几年来,我校先后被评为《沈 阳市花园式学校》、 《沈阳市绿色学校》、 《沈阳市平安校园》、 《沈 阳市教育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沈阳市德育示范校》、《沈阳市科 技教育特色发展项目学校》、《辽宁省科技特色示范校》、《康平县 卫生工作优秀单位》、《康平县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康平县 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康平县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学校》、《辽 宁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建校几十年,蒙历代贤达栉风沐雨,薪火传承,经历届师生发愤 图强,砺志求索,享誉康平。尤其是近几年,学校紧扣“德育为首, 艺体见长, 健康学习, 快乐成长” 的办学理念, 严格坚持 “以人为本” 这一中心,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为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全面优化教育管 理。坚持以求实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工作韧劲,和开拓创新的工 作精神开展工作,为建设特色鲜明、底蕴厚重、质量一流、品位高尚 的特色示范性学校而努力。 下面,我将从以德立校、规范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 亮校几方面,逐一阐述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以德立校 伟大诗人但丁曾说过: “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 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 根本,必须放在首位。 1.坚持德育为本的指导思想 “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 这是学校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和方向。 深知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不仅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更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成败。真正理解做人、做事的关键 是先学做人,而后行事的深刻道理。从校长、书记的思想、观念、行 为,从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坚决扭转大家“重智育轻德育”的思 想,真正体现学校教育时时、处处、事事兼有德育,师生用行动来诠 释德育教育的真正内涵。 2.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首先,我们每年都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全国师德楷模典型事迹,学 习他们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严谨笃学的高尚思想境界,用师德 楷模的思想、精神、人格魅力来影响、感染、鼓舞我们的教师,提升 教师师德修养。 其次,开学初我校举办了“党员教师人生感悟论坛”活动,通过 教师畅谈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工作、学习、家庭、事业各方面的经历 和真实感受, 与大家一同交流、 分享。 用身边教师的亲身体验来激励、 鼓舞、影响大家,在相互了解、沟通中感受集体的温暖、智慧,潜移 默化地教育教师提升自己思想、精神、人性的境界。着力打造一种大 家自觉、自愿约束自己的师德行为,而非让学校领导刻意去管理的德 育氛围。 3.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 树立学科教学活动是实施学科德 育主渠道的观念。在各科教学活动中努力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例 如:在语文教学中,时代背景的介绍、朗读训练、作品的分析讲解、 作文的写作指导都是很好的德育切入点;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可通过 学生在基本运动、游戏、比赛等形式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团体合作和竞 争精神,培养学生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优良品质;艺术课程是对学 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 审美观和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令学生身心愉悦并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从而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它能让学生在自然物质环境中感受到美的体验, 并从内心产生对美的追求和奋斗。漫步校园,芳草凄凄,绿树成荫, 鸟语花香,将孩子的情操深深陶醉。学生在陶情养性、振奋精神的同 时,也会从心灵深处规范自身言行,自觉做到和校园环境完美融合。 浓郁的校园文化,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它对 学生的学习、 生活具有良好的导向、 激励作用, 并能规范学生的行为, 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力求让学生 主动参与。让校园里的围墙、走廊、教室等场地,处处都呈现出育人 功能,例如:让教室的走廊成为学生的“才艺展示长廊”,将学生自 己的书法、 绘画、 剪纸、 手抄报等作品渗透到学校文化氛围的建设中; 指导学生参与到校刊校报编辑全过程中; 让学生成为小记者、 小编辑、 摄影师、小主持人,及时发现和报导学校的新人新事新面貌。让学生 在一系列的校园活动中去发现、体验,在享受、回味中接受校园文化 环境的教育功能,树立良好的校园风范和校园精神。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说穿了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些话一语见的地道出了教育的根本所在, 那就是培养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改掉个别学生 乱扔垃圾、张口出言不逊、打架、抽烟等不良行为习惯呢?首先,我 们精心组织开展各种主题鲜明、生动活泼、陶冶情操的活动,在活动 中感动、教育、激励学生。如:庄严的升旗,渗透强化爱国教育;主 题班队会,畅谈理想;心理访谈,接受挫折教育;感恩活动,回报父 母、祖国;节日狂欢,释放心理压抑。第二必须加强班集体荣誉感、 凝聚力建设,加强班级学生行为管理。班主任、科任教师要给予学生 充分的爱,爱与严并重,刚柔相济,鼓励学生改掉不良行为。第三严 格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孩子们的行 为。发现不良行为绝不放过,一问清原因,二谈利害,晓理动情,直 到个体行为改正为止。三要自省,使学生通过情感教育而深刻认识不 良行为习惯的严重危害性,变外部强化为内化自省,自觉、自控。 二、规范治校 “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管理科学到位。在实际工作中,我 们首先建设凝聚力强、服务意识浓的领导班子,二要培养教育理念超 前、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再把精细化的管理制度融入到日常的 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1.“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一个好的领导团体,任何 单位都难以发展。学校在选拔中层领导上都有一个最基本的底线,那 就是必须是一线的教师骨干。要求领导不脱离课堂,与教师比业绩, 与教师比品格;与教师们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教学工作挑重担,教 学研讨作标兵;管理学生走在前,服务教师用真心,形成了一个榜样 型的领导集体。 2.注重思想学习是提高班子战斗力的又一途径, 校长每周五下午 都要组织班子成员召开例会,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检讨自己上周 的工作失误。强有力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姿态高、风格高、学识高,境 界高,工作水平高,服务热情高的优秀集体,增强了凝聚力、公信力 和亲和力。 3.分工明确,层层负责。学校工作都是些具体的工作,每一件事 只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