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曾巩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曾巩阅读答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曾巩阅读答 案翻译译文案翻译译文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曾巩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王益,字舜良。其先太原人,世久迁徙,而今家抚 州之临川。祥符八年举进士及第,初为建安主簿。时尚 少,县人颇易之,及观公所为,乃皆大畏服。其督赋税, 未尝急贫民。或有所笞罚,唯豪剧吏耳。以故建安人尤 爱之。尝病,阖县为祠祷。改临江军判官。军多诸豪大 姓之家,以财力自肆,低二千石①亦有所挟为不法,吏 乘其然,干没无所忌。公至,以义折正二千石,使不能 有所纵,以明惮吏,使不敢动摇。居顷之,部中肃然。 诸豪大吏见公皆侧目而视,至以鄙言目公曰:“是不可 欺也。”卒不得已,以他计出公。改殿中丞,知新繁县。 县有宿奸数人公既绳以法其余一以恩信遇之尝逾月不笞 一人。还知韶州,改太常博士、尚书屯田员外郎。岭以 南素习于夷,无男女之别。日浸月滋,为吏者师耳目, 谓俗止如此,凡奸事虽得,有可已者,皆不究。公曰: “夫所谓因其俗者,岂谓是邪?”居郡,求奸事最急, 苟有萌孽,一切摘发穷治之。属县翁源多虎,公教捕之。 令欲媚公,言虎自死者五,舆之致州,为颂以献。公使 归之曰:“政在德不在异。”州有屯兵五百人,代者久 不至,欲谋为变。事觉,一郡皆骇。公不为动,独取其 首五人,即日断流之。或请以付狱,公不听。既而闻其 徒曰:“若五人者系狱,当夜劫之。”然后众乃服。韶 居南方,虽小州,然狱讼最多,号难治。公既以才能治 之有余,遂以无事。又因民之暇时,为之理营驿,表坊 市道巷,使皆可以久远为后利。归丁卫尉府君②忧,服 除,通判江宁府,改都官员外郎,二千石常以事倚公, 公亦为之尽。公为人倜傥有大志。在外当事辄可否,矫 矫不可挠。及退归其家,敛色下气,致孝于父母,致受 于族人之间,委曲顺承,一以恩自克。(选自曾巩《尚书 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有删改) [注]①二千石:官名,即太守。②卫尉府君:王益 父亲的谥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今家抚州之临川——家:安家 B.其余一以恩信遇之——遇:对待 C.表坊市道巷——表:作标记 D.矫矫不可挠——挠:阻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一组是() A.以财力自肆——皆以美于徐公 B.阖县为祠祷——公为我献之 C.若五人者系狱——上善若水 D.又因民之暇时——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3.下列用“/”给文中加粗部分的句子断句,正确 一的项是() A.县有宿奸数人/公既绳之/以法其余一以恩信/ 遇之/尝逾月不笞一人 B.县/有宿奸数人/公既绳之/以法其余一以恩信 遇之/尝逾月不笞一人 C.县有宿奸数人/公既绳之以法/其余一以恩信遇 之/尝逾月不笞一人 D.县有宿奸数人/公既绳之以法/其余一以恩信遇 之尝逾月/不笞一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 项是() A.王益担任建安主簿,刚开始因为年轻被当地人小 瞧,但后来他在督缴赋税等事务上的出色表现赢得了人 们的敬畏和爱戴。 B.王益担任临江军判官前,军中豪强大族依仗权势, 为非作歹。王益到任后,从惩治豪强人手来端正吏治, 彻底扭转了混乱局面。 C.王益执掌韶州之际,移风易俗,端正作风,镇压 兵变,安抚百姓,最终使号称“难治”的韶州社会风气 大为好转。 D.王益胸襟阔大,性格亢直,为官强于吏治,为人 则孝敬友爱。在家中对父母孝顺有加,待族人谦恭有礼。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尚少,县人颇易之,及观公所为,乃皆大畏 服。 (2)公曰:“夫所谓因其俗者,岂谓是邪?” (3)公不为动,独取其首五人,即日断流之。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曾巩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1.D 2.B 3.C 4.C 5. (1) 当时王益年纪还小,当地人很小看他,等到 看了他所做的之后,就都非常敬畏佩服他。 (2)王益说:“人们所说的因袭当地习俗的,难道 都是对的吗?” (3)王益丝毫不因此而害怕,只逮捕了他们的首领 五个人,并且当天就断决流配。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曾巩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王氏的祖先是太原人,家族很早就迁往外地,如今 在抚州的临川安家。公名益,字舜良。祥符八年王益参 加科举考中进士,起初担任建安主簿一职。王公当时还 年轻,当地人很轻视他,等到看了他做的事,才都十分 敬畏佩服。他督查赋税,不曾逼迫贫苦百姓。有时也有 拷打责罚,只是针对强横凶狠的官吏罢了。因此建安人 特别喜爱王公。有一次他生病了,全县人为他祭神祈福。 (后来王公) 改任临江军判官一职。军中有很多豪强 大族,他们依仗财力肆意放纵,为非作歹。而知州也 (因 为) 有所依仗而行不法之事,下面的官吏趁这样的情势, 无所顾忌地侵吞他人财物。王公到任后,用道义纠正了 知州的做法,使得他不能有所放纵,以此让官吏们有所 明晓有所畏惧,使他们不敢有所动作。没多久,临江军 上下秩序井然。豪强大官们见到王公都不敢正视他,以 至于用轻蔑的言词评价他:“这个人是不能欺侮的。” 最终无可奈何,采用其他办法将他排挤出临江军。 王公后来回去管理韶州,改任太常博士、尚书屯田 员外郎。属县翁源一带虎多为患,王公让当地属员捕捉。 县令想要献媚于王公,说老虎自己死了五只,用车将它 们运到州府,献给王公以此歌颂他。王公让他们把老虎 抬回去,说:“为政之道在于德行而不在于歪门邪道。” 韶州有驻兵五百人,接替的士卒久久不到,他们想谋划 发动兵变。事情暴露,全郡人都很惊恐。王公镇定自若, 只逮捕了那五个首领,当天就判决流放了他们。有人主 张将他们关入监狱,王公没有听。不久就听他们的同伙 说:“如果这五个人被捕入狱,当夜我们就要去劫狱。” 这之后众人方才钦服。韶州位于南方,虽说是个小地方, 但案件诉讼最多,号称难以治理。王公凭自己的才能治 理得从从容容,于是地方无事。他又趁百姓空闲的时候, 让他们整理营驿,给街巷集市作好标记,让它们都能够 长久地为后人带来便利。(后来)他返回家乡为父守丧, 守丧期满后,改任江宁府通判,又改任都官员外郎。 宝元元年二月二十三日因病死于任上,享年四十六 岁。 我曾经听乡里年纪大的人说,王公为人洒脱,胸怀 大志。在外面遇到事情总是果敢决断,英武不屈。等回 到家里,敛容谦恭,对父母恪尽孝道,对族人奉行友爱, 曲意迁就,顺从遵奉,一概用感恩之心来约束自己。他 目前的职位不能让他的抱负完全施展出来,所以在家外 所表现的,只是小部分(才能)罢了,现在我写的这些内 容,可了解他的主要品行。那么家内的行为最可信了, 我的父亲曾经跟随王公外出求学,他说的也是这样。而 我又与他的儿子王安石是朋友,因此得知王公的事情最 详实。他将要下葬,于是为他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曾巩阅读答案翻译译文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