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准备和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准备八大指标推荐: 1、至少实习三次或者兼职三次:可以在暑期实习,也可以在平时就找到兼职或者非坐班实 习机会—有很多创意和设计类工作是不需要坐班的。建议实习与兼职不要集中在一类工作中,也 不要仅限于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岗位。 2、四年中至少认识 150 个可以联系的陌生人:建议大学生都印自己的名片。一般而言,你 每给出 100 张名片可以收回 30 张左右名片, 其中你可以大致与 10%的人保持联系。 大学四年, 你至少要发出 500 张名片,大致回收 150 张,你可以和其中 15 人成为比较熟悉的朋友,发展 4~5 人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3、组织与参与三个以上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学生社会公益发展项目:当你作为 组织成员时的身份与你的个人是两个不一样的人格形象,不见得每个人都是团队活动能手,但是 不要丧失与放弃发展自己组织人格的机会。 4、 读 240 本课外书:我们要学会用快读法在大学里读完 240 本书,平均每学年读 60 本书, 大致相当于每一周读一本书。其中最好的一种快读方法是一组朋友一起分工读书,然后用邮件分 享读书要点。 5、考察至少三个从未去过的地方:认识各地风土人情是一种增长见识的方式,可以扩大跨 文化的能力。地方距离越远越好。也可以把朋友关系发展起来, 可以交换行住资源,降低旅行成 本。 6、尝试与掌握十条人情世故:80 后与 90 后普遍不掌握人情世故,在这方面的技能会让人 们感到我们特别能设身处地,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同。 7、每周尝试写一篇博客:把博客当成自我总结与反思,以及观察社会生活与周围人群的工 具,博客的写作可以使我们拥有流利的笔头表达能力与思维分析能力。如果每周写一篇博文,四 年就能写 240 篇,如果你能把这样的博文精选一些编成一本成长日记附在你的求职简历后面, 我相信你会显得非常独特。 8、尝试一次创业:可以是在淘宝网上开个小店,也可以在自己有兴趣或者专长的领域尝试 创办公司,也可以尝试创办一个致力于社会服务的学生公益团体,如果让我再给个具体的目标, 你要在大学四年至少挣到过自己的 5000 块钱。 当前,就业难已成为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但是教育专家经观察发现,大学 毕业生择业盲从,缺乏职业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这对他们择业和长远发展带来 了不利的影响。 在沈阳市的一次大型招聘会上,毕业于某名牌高校的小何向浙江一家汽车 公司申请一个机械工程师的岗位。他学的是机械专业,在大学期间各门功课都优 秀,毕业后的五六年时间里,从事过医药、空调、摩托车等产品的销售、品质主 管,换了六七个工作,但是没有机械方面的工作经历。招聘者看了他的情况后认 为, 如果他毕业后稳定从事过机械方面工作, 则正是公司需要的人选, 月薪 3000 元也不在话下,但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公司却无法录用他。一句话说 得这名高材生后悔不已。 沈阳市人才市场高级人才规划师马伟光说,小何的例子表明了很多大学生 盲目就业所带来的危害。由于没有长远打算,很多大学生年轻时只是随波逐流地 换工作,到了 30 多岁还没有职业定位。这种情况之下,继续下去出路不大,重 新定位又要费很大力气,不得不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马老师认为,当前就业市场上一些人急功近利,心 态浮躁,什么挣钱就做什么;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大,许多大学生随遇而安,能找 着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工作,这些都构成了大学生忽视职业生涯设计的原因。 马伟光指出,大学毕业生应当尽量克服各种压力带来的短期心态,将现实 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一个清晰的定位,这是走上社会前 不可缺少的一步。 毕业生:你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了吗? 职业生涯亦即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职务的发 展道路。 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应向哪个方向发展,他的一生要稳定从事哪种职业类 型, 扮演何种职业角色, 都可以在此之前作出设想和规划, 这就是职业生涯设计。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比较重视职业生涯的设计,许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早就 有职业设计辅导这一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也是许多大公司的领导及人事干部为员 工所做的一项主要内容。在我国, 职业生涯设计也开始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 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美国,中学在孩子们上八年级(高中)时就要请专家给孩子们做职业兴 趣分析。十几岁的孩子职业兴趣并没有定型,但通过职业日、职业实践活动,可 以根据其暴露出来的特征进行有效引导,达到以兴趣定职业的目的。 相比之下,我国高中生在懵懵懂懂时被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上大学选专 业也很少考虑到其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与此同时,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设计普遍 不重视, 有人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调查表明:62%的大 学生对自己将来发展、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大学生不明确,只有 5% 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事实表明,大学生毕业后无目的、无规划的盲目就业,将影响他们的长远 发展。 职业生涯设计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前应做好的关键一环,理应得到他们的 重视。 专家提醒:职业生涯五阶段任务各不同 沈阳市人才市场高级人才规划师马伟光提出,人的一生职业生涯包括职业 准备期、职业选择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职业衰退期五个阶段,只有在 不同阶段完成了各自任务,个人才能实现事业的成功。 职业准备期即职业前期,多为 24 岁之前,这是为将来从事职业打下知识储备的时期。此时应当 以学业为主,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社会作一些了解。磨刀不误砍柴功,专家不主张越过这一阶段过 早进入工作。 职业选择期多发生在 24-27 岁,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到找到第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作为 事业发展的起点。但是如何起步,直接关系到今后的成败。 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充分 做好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 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设定人生目标, 制定以后的职业计划。 职业适应期在 27-32 岁左右,开始工作后的头 8 年,应当做到四个学会。学会做事在找到 合适工作后,要学会如何去做,成为岗位的行家里手;学会共事学会与人相处,树立个人形象,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学会求知工作后的人学习更有方向性和目的性,知道学什么来弥补过去单 纯学习的漏洞;学会生存学会如何被同事、环境所接受,此时取得了在现实中成功或失败的第一 次真实历程,为今后工作提供经验教训。 职业稳定期,应在 32 岁至 45 岁左右,这是职业生涯中时间最长,劳动效果最好,发展和 成就事业最宝贵的时期。 此时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自身的条件, 不断修订事业目标, 攀向新高度。 要看一看自己所选择的职业路线和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职业衰退期,多为 45 岁以后,此时是事业的收获和人生的享受季节,在岗时是元老,退休 后也可以安度晚年。而这时的收获,是建立在前四个时期完成各自任务的基础之上。如果到了职 业衰退期还一事无成,那肯定是前几个阶段任务完成上欠了债。 专家支招:如何作好职业生涯设计 从校园到社会,迈开职业生涯的第一步,新一届大学毕业生马上就要走到一个新起点。如 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已成为毕业生要面对的就业内容之一。沈阳市人才 市场的人才学专家指出,职业生涯设计应结合主客观条件,遵循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