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田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田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第一章、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是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是依据招标文件、工程设计、工程要 求和特点、 现场条件, 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和经验, 有关规范和标准而制成的。 它包括施工过程中组织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的安排,以及大的技术原则、 重要部位和项目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主要资源和施工工 序在时间、空间中的逻辑关系。施工组织设计是一个动态过程,其本身也因条 件而变化,但这种变化和修改要有超前性,符合工程的实施。 第二章、工程概况第二章、工程概况 工程内容为农田水利设施,包括 U 形渠道、地下渠道、灌溉站、农桥、 田间道路等建设工程。 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第三章、施工平面布置 3.13.1 布置依据、原则布置依据、原则 3.1.13.1.1 布置依据布置依据 招标文件的规定; 本工程的建筑物布置情况、地形地质条件及施工特点; 有关施工规范、规程; 3.1.23.1.2 布置原则布置原则 在满足本工程施工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施工占地,少占良田耕地; 有利于现场管理,做到经济、实用、合理; 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以利环境保护; 根据地形条件、建筑物布置布局、料场分布特点。分散布置,集中布点。 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以环境保护为原则。 3.23.2 施工供水施工供水 供水系统主要用于料场石料冲洗、砂石料生产系统用水及各辅助作业用水 (现场办公室、实验室、消防、施工道路洒水及生活用水) 。 3.33.3 施工通讯施工通讯 我公司与当地邮电部门联系,架设有线通讯线路,设传真机一台,电 话一部,联网计算机一台;同时,配对讲机 4 对供施工区联络。 1 / 32 3.43.4 临建设施临建设施 3.4.13.4.1 生活设施生活设施 根据现场情况,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搭建生活住房、办公室、试验 室、厕所等。详见平面布置图。 第四章、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第四章、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1、土方开挖 (1)土方机械选择 本工程拟采用 1 台 1m3 挖掘机开挖,5T 自卸汽车运土。 (2)基坑开挖 A、施工前,详细了解工程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对可能 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体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 对陡坡下的孤石或崩塌体等应事 先做好妥善的清理和支护,并仔细检查边坡的稳定性。 根据测量控制网和测设资料, 结合土方施工技术条款, 施工图纸和监理的 指示,测放出土方开挖工程的开挖线,并报请监理组复核。 土方明挖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不使用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 方法,施工中随时做成坡势,以利排水,开挖时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内积水。建 筑物基面以上需留 0.2~0.3 米厚保护层,该层用人工开挖(铺填料时随挖随填 随夯实) ,不使用机械挖,以保证地基原状土不受扰动,也使基地平整。 B、岸坡的风化岩块、坡积物、残积物和滑坡体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开挖 清理,清除出来的废料,全部运出,堆放在指定的地点。 (3)弃土的堆置 开挖范围的上侧不得堆土, 边坡顶部堆土时确保边坡的稳定, 并经监理人 批准。 (4)边坡面渗水排除 如开挖边坡时遇到渗水时, 则在渗水位置挖集水坑并抽排至集水沟由水泵 一并排除。 (5)边坡安全的应急措施 土方明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现象,则立即暂停施工。并打桩加固 或采取相应的措施,并通知监理人,必要时按监理人指示设立观测点,及时观 测边坡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 (6) 、施工期临时排水 2 / 32 ①提前做好排水措施 在开挖前在边坡上部开挖截水沟。 ②雨水、渗水的排除 地表水采用明沟集水,在低洼处设排水坑,水泵抽排。 ③在平凹地区开挖时, 在该地区四周开挖集水沟以使外水不得进入。 排水 沟应布置在底板四周工作面外,四周连通,沟坡稳定,沟底比底板齿坎底面超 深 0.3~0.5 米,施工期间,机泵排水,有专人清理水沟,确保排水畅通,达到 底板无水。 (7) 、开挖土料的利用和弃土处理 ①对本工程开挖获得可利用土料进行统一规划, 土料专用于本工程永久和 临时工程的填筑及场地平整等。 ②可利用土料和弃置土分别运至指定地点分类堆存, 严格按照监理人批准 的施工措施计划所规定的堆土地点、范围和堆土方式进行堆存,堆土时,土料 堆体留一定的坡体,并能够自由排水。 ③对监理人已确认的可用料, 争取做到挖用结合, 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污染 和侵蚀, 对必须暂时堆存的, 应对堆放场地清基, 并在堆放场四周设置排水沟, 以保证土体不被外来水侵蚀。 (8)、土方开挖的质量检查、验收 土方开挖工程完工后, 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款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按施 工图纸要求检查基础开挖的平面尺寸、 标高、设计边坡坡度和场地平整度;取 样检测基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基坑开挖后作为永久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 的复测检查。基础面应已进行清理,并无积水,基础面土壤未受扰动。基础面 如有松软土层按监理人批准的施工方法进行压实, 受积水侵蚀软化的土壤应予 清除,超挖部分应采用素混凝土回填。 2、土方填筑 (1)本工程土方填筑要结合土方开挖中可利用土料,统一规划工程土料 场,对开采和填筑的土料进行合理的平衡,保证填筑工程的连续和均衡,确保 土方填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前先作碾压试验,根据填筑的土料,先做击实 试验各三组,并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分析调整压实干密度和含水量,确定 干密度和含水量进行控制 (2)土方填筑前,先进行清基倒毛,排除积水,所有坑洼、洞穴按堤身 3 / 32 填筑要求分层压实整平,清基范围应超出设计边线,其余量为 30~50Cm ,清 基的土方弃入监理指定场地,清基、压实合格后及时填筑。 (3) ,待土料到工后,如填筑土料中含有杂质如杂草、树根、垃圾等,则 再派人清除干净。 (4)采用符合要求的开挖土方作为回填土土料,其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 含水率,若天然含水率大于或小于具体办法是采用翻松、洒水、凉晒等措施。 铺土厚度与土块粒径不大于规范和试验要求。 分段填筑时, 各段土层之间设定 标志,以防漏压、欠压。上下层分段位置搭接应错开,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 行于坝轴线,相邻作业面的碾迹必须搭接。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 应小于 0.5M,垂直坝轴线方向不小于 1.5M。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人工 或小型机械夯实,夯击应连环套压,夯迹搭压宽度不应小于1/3夯径。 (5) 要求层厚 25~30cm , 土块直径控制在 10 cm 内, 压实度不小于 0.95 。 、 填筑前,做好填筑区内排,应保持无水分层填筑,层厚均匀,分层压实,每层 填土压实时,要不停地进行整平操作,以确保均匀的密实度,并保持填料的最 佳含水量。并对压实层表面残留的、被翻松的半压实土层进行处理,以免形成 土层间结合不良的现象。 为确保填土外侧边缘的压实质量, 每层填土的外侧应 宽填至设计边坡面之外至少 0.2m,压实采用堆土机来回碾压,碾压遍数根据 试验确定, 直到填土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建筑物墙后 2m 米范围内的回填土, 采用振动打夯机和人工夯实。每一填土层施工完毕,做好记录,经监理工程师 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铺上一层。 待该段填筑工程完成后, 将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