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现场观测与调查 第1部分:基本规定
ICS 91.120.25 CCS P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208.1—202X 代替 GB/T 18208.1—2006 地震现场工作 第 1 部分:基本规定 Post-earthquake field works—— Part 1: Basic regulations (征求意见稿) (2025 年 6 月 11 日)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202X-XX-XX 发布 202X-XX-XX 实施 GB/T 18208.1—202X II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 IV 1 范围 .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5 3 术语和定义 . 5 4 地震现场工作分级 . 5 5 地震现场工作内容 . 6 6 地震现场观测 . 6 7 地震现场灾情调查 . 6 8 地震烈度评定 . 7 9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 8 10 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 8 11 地震现场应急科学考察 9 12 地震现场应急服务 . 10 13 地震现场工作总结 . 10 附录A12 (资料性) 地震现场工作报告内 容12 GB/T 18208.1—202X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 18208《地震现场工作》的第1部分。GB/T 1820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基本规定; ——第2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 ——第3部分:调查规范;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本文件代替GB/T 18208.1—2006《地震现场工作 第1部分:基本规定》,与GB/T 18208.1—2006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删除了地震现场工作时限的规定(见2006年版的4.3); b) 更改了地震现场工作分级和地震现场工作内容的规定(见第4章和第5章,2006年版的4.2.1、 4.2.2); c) 删除了地震现场震情分析的内容(见2006年版的第6章); d) 更改了地震现场灾情收集上报和地震现场调查,合并为地震现场灾情调查(见第7章,2006年 版的第7章、第9章); e) 增加了地震烈度评定(见第8章)、地震现场应急科考(见第11章)和地震现场应急服务(见 第12章)的规定; f) 增加了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初评估的规定(见9.2.1和9.3.3); g) 增加了地震灾害等级评估的规定(见9.2.5和9.3.4); h) 更改了现场工作报告编制内容的要求(见13.2,2006年版的11.2); i) 删除了资料归档时限的规定(见2006年版的11.3.4)。 本文件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6年首次发布为GB/T 18208.1—2006;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T 18208.1—202X IV 引言 地震现场工作是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现场工作成果为保障抗震救灾协调有序、 行动高效奠定坚实基础, 为地震灾害学研究提供震例资料, 也为震后恢复重建的科学合理提供重要依据。 地震现场工作内容涵盖面广,参与部门和人员众多,通过标准化手段明确业务流程、规范工作内容、统 一技术要求,有利于各部门、各领域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工协作,提升地震现场工作效率,提高工 作成果质量。GB/T 18208旨在明确地震现场工作的基本技术要求,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 1 部分:基本规定。目的在于确立地震现场工作的分级、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第 2 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目的在于为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提供统一的规定。 ——第 3 部分:调查规范。目的在于为地震现场调查提供统一的规定。 ——第 4 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目的在于为地震现场灾害直接损失评估提供统一的规定。 GB/T 18208.1自2006年首次发布以来, 为地震应急救援和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以及一系列重特大 地震应急响应的现场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推进, 地震现场工作的业 务管理和技术要求都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在总结十几年来现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管理方式 的变革情况,本次对GB/T 18208.1的修订,给出了地震现场工作的内容及其要求,让地震应急救援和相 关领域的标准制定和地震现场开展地震观测、灾情调查、地震烈度评定、灾害损失评估、建筑物安全鉴 定、应急科学考察和地震应急服务有据可依,从而提升应急救援救助效率,提高应急响应水平。 GB/T 18208.1—202X 5 地震现场工作 第 1 部分:基本规定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震现场工作的分级、内容和总结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震后现场观测、灾情调查、烈度评定、灾害损失评估、建筑物安全鉴定、应急科学 考察和应急服务等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7742 中国地震烈度表 GB/T 18207(所有部分) 防震减灾术语 GB/T 18208.2 地震现场工作 第2部分:建筑物安全鉴定 GB/T 18208.3 地震现场工作 第3部分:调查规范 GB/T 18208.4 地震现场工作 第4部分:灾害直接损失评估 GB/T 24335 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GB/T 24336 生命线工程地震破坏等级划分 GB/T 27932 地震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GB/T 27933 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初评估 GB/T 30352 地震灾情应急评估 GB/T 38226 地震烈度图制图规范 GB 5022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DB/T XXXXX 地震烈度现场评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207(所有部分)和GB/T 3035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震现场应急科学考察 field earthquake emergency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在地震应急期, 为防止典型的震害现象因抗震救灾行动而灭失, 进行的抢救性实地调查和初步分析 活动。 3.2 地震现场应急服务 field earthquake emergency public service 在地震应急不同时段, 为政府和公众抗震救灾、 恢复重建等提供专业化、 可操作性决策建议的行为。 4 地震现场工作分级 4.1 地震现场工作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4 个级别。 GB/T 18208.1—202X 6 4.2 应根据实际启动的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级别确定地震现场工作级别。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地震 现场工作分别对应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 5 地震现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