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立方根》说课稿
八年级数学上册《立方根》说课稿 这一节课,是依据苏科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实数,第二节《立方根》的内容设计的。本节内容承接了《平方根》的教材编排模式,与平方根一节一起给学生建立‘开方’的运算模式,为下一节《实数》概念的建立和运算模式的建立打基础。所以,说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应当是合适的。 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实数”一章中关于本节知识的要求是:①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②了解立方与乘方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因而,本节确立的教学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了解立方根的概念,用三次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方法方面用类比法学习立方根及开立方运算。情态价值方面则发展求同存异思维。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立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能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3)理解并掌握正数、负数、0的立方根的特点。 (4)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 2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立方根,培养学生理解概念并用定义解题的能力。 (2)通过用类比的方法探寻出立方根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运算。 (3)通过经历探索和合作交流,归纳总结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学习难点:理解立方根的性质;比较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 说教学法分析 当前高效课堂的主流就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索、观察猜测、合作交流、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会参与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感知数学的奇妙。 说教学重点 了解立方根的概念性质,会用概念解题。 说教学难点 应用时的符号问题 教具准备 鉴于需要类比教学,容量大,因此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说教学流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班班通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复旧导新 在课堂的引入上采用了一个求立方根的实际应用问题,已知体积,求正方体的棱长。由实际应用问题引入学生易于接受。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 再对已学过的相似运算---平方根进行复习,为接下来与立方根进行比较打下基础。初步体会类比思想 2、启发诱导探索新知 首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我要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要求。接下来结合导学案和教材,导读自学,自主探究。设计意图:学生自学教材通过自学感悟理解新知,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最后,我通过三个活动将新知细化 活动一:立方根的概念 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会“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这两种表达方式。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获取知识,解决问题。 活动二:立方根的性质 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考虑到这个结论与平方根的相应结论不同,采用了先启发学生思考的办法,安排一个口答题,求一些具体数的立方根,在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并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之后,自己总结出有关正数、0、负数立方根的特点,其后,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归纳总结出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异同。强调:用根号式子表示立方根时,根指数不能省略;以及立方根的唯一性。 3、引导探究延伸新知 活动三:求一个数的立方根 (1)表示各数的立方根(定义的理解) (2)求下列各式的值(概念、性质、公式的综合运用)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观察、猜想、归纳的数学思想及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归纳小结巩固新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 5、课堂达标拓展延伸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出课堂的价值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检验新知学习效果,而且培养学习能力,提升素质,达到了兵教兵,兵强兵的目的。 说板书设计 立方根 1、一个数a的立方根可以表示为: 读作:三次根号a,其中a是被开方数,3是根指数,不能省略。 2、立方根的性质: (1)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 (2)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3)0的立方根是0。 3、比较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异同 4、黑板右边学生板演、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