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走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
专题复习:走向共同富裕 共享发展成果 热点专题热点专题(七七) 走向共同富裕 共享发展成果 走向共同富裕 共享发展成果 热点聚焦热点聚焦 材料一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 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 进。 材料二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 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材料三 加大精准脱贫力度。 2018 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 000 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280 万人。深入推进产业、教育、健康、生态和文化等扶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 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强化对 深度贫困地区支持,中央财政新增扶贫投入及有关转移支付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材料四 党中央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 2050 年,乡 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核心考点锁定核心考点锁定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表明了什么?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4)我国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 (3)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 (4)有利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 3.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 的根本利益。 (2)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3)这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4)这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请为当地政府解决好民生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物质基础。 (2)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治上保障民生问题。 (3)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行政,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违法行为。 (4)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投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困 难。 (5)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民生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5.青少年能为解决民生问题做些什么? (1)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积极宣传党和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方针、政策。 (4)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6.精准扶贫的国情依据是什么? (1)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 很不平衡的小康,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各阶层发展不平衡。 (2)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3)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7.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因有哪些? (1)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2)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需要改革。 (4)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需要完善。 (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健全等。 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 (2)有利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的幸福感。 (3)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5)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7)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9.请你为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1)大力向村庄投资,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2)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3)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水平。 (4)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5)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6)结合当地实际,开拓新功能与新业态,发展观光休闲与养老产业,搞田园共同体。 (7)当地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8)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10.百姓愿望的实现与全面小康目标之间的关系? (1)百姓愿望的实现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2)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为实现百姓愿望提供了保障。 11.如何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2)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3)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确保发展的成果归全体人民所有。 (4)发展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维护人民的环境权益。 考题专项训练考题专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聊城] 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承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 社会。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 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 读出( A ) 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②认真践诺、承担责任的大国风范 ③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的孜孜追求 ④同步富裕、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7 年 12 月 29 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阶段性目标 (2020 年取得重要进展、2035 年取得决定性进展、2050 年实现全面振兴)作了部署,绘就 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蓝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C )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②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③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④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近五年来,我国棚户区改造住房 2 600 多万套,农村危房改造 1 700 多万户,上亿人喜迁新 居。这些成绩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是( C ) A.民主法治 B.充满活力 C.安定有序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2018·北京] 多年来,北京市一直对口支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发展,用心用情做 好援疆工作,通过精准扶贫,助推 30 余万人脱贫。北京援疆有利于( A ) ①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③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