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doc
项目编号: 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项目(试点)申报书 高 等 学 校 名 称: 上海理工大学 建 设 项 目 名 称: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项目所属“工程”名称: 人才培养工程 项 目 负 责 人: 陈敬良 申 报 日 期: 2008 年 11 月 30 日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 ( 1)项目建设意义 我国已确立到 2020 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展目标,大学在实现国家这一战略目标过程中承载着培育创新人才这一繁重而光荣的任务。与此同时,创业型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在当前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背景下创业显得尤为重要,大学培养大批创业型人才已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上海理工大学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的以工科为主的市属重点大学,已确立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培养模式的重构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这已成为学校和各个学科专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广大高校创 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培养适应当前经济环境需要的人才类型,而且对于实现国家未来的发展战略而言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 2)项目依托的学科专业 上海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这一项目将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实施创业教育、推进国际化教育、改革实践教学体系等内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理念,在全校所有本科专业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3)项目的特色优势 早在 2002 年,我校就启动了创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目前我校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校园创业文化营建、创业教育活动开展、 创新创业平台搭建、科技创业基金资助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关经验做法先后多次被《光明日报》、东方网、《中国高等教育》等报刊媒体介绍,并多次被邀在全国性会议上做专题发言。2005 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我校成为上海市首批授权受理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的 4 所高校之一。继续开展本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总结与推广我校人才培养经验,培养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价值。 2. 项目内容 ( 1)总体目标 系统总结并构建出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全方位付诸实践,以先进的 理念、创新的做法、优异的成果,实现本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 ( 2)模块设计 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学生课外活动六大模块具体切入,力求构建一个立体化、全覆盖、全程式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 3)关键点和创新点 本项目的关键点:第一,构建出适合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实践;第三,学校已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法的经验总结、理论提升与再实践。 项目的创新点:建立了以六大学科群为基础的学习平台,形成 了通识课程,大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三类课程板块架构。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了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形成了从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确立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业型师资队伍培养、校园创业文化营建、创业实践活动实施、创业计划竞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设置、到大学生科技成果孵化在内的完整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为创业型学生的发现及其创业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培养和支持。实现了重标准、多模式、高质量的教育国际化,“国际化”已发展成为我校本科教育工作中的突出特色。实行了自主式、综合性、探究式的实践教学改革,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二、项目建设目标 “上海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项目的建设具体目标如 下: 1.总结我校课程设置的有益经验,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本科培养方案)。 2.探索并构建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典型教学方式,同时实现对其运作过程的理论提升。 3.探索多方位、全程式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实现我校创业教育特色的进一步彰显。 4.探索并实践推进我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多种模式,提高我校学生国际化教育的覆盖率。 5.加强综合性、创新性实践与实验体系建设,为每位学生参与创新与创业实践提供机会。 6.大力开展各种课外竞赛活动、重视各种社团组织的建立,为学生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7.基于上述多方面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提升,实现本项目成果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突破。 三、项目建设任务 年度 建设任务 年度建设目标 2009 年 1.优化本科培养方案 2.改革教学方式 3.实施创业教育 4.推进国际化教育 5.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6.开展创新创业课外活动 7.总结与推广理论成果 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实现对 2009 年度我校本科培养方案的全面优化。 试点并推广小班制教学;大力探索并推广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培养、师生互动、学生积极投入的教学方式。 构建起多目标、全程式的创业 教育教育体系,通过各种渠道在国内外推广我校创业教育模式。 探索多样化的国际合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我校国际化教育学生的覆盖率,落实以国际标准培养人才的理念。 提高综合性、创新性实践与实验在全部实践实验中的比重,提供每位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 建立并资助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社团组织,大力开展各种课外竞赛活动,营建出积极向上、敢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申报上海市和国家教学成果奖,实现国家教学成果奖的突破。 撰写并发表相关人才培养研究成果,通过会议、报刊等多种媒体宣传学校人才培养成效。 四、项目预期 成效 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观念意识在全校教职工中的深入人心,本项目力争通过多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取得如下预期成效: 在具体实践上,通过优化本科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式、实施创业教育、推进国际化教育、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创新创业课外活动,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上的显著成效。 在理论探索上,通过对上述各方面的全方位总结提升,构建出特色鲜明,具有较强推广价值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我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重大突破。 五 、项目建设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 年度 项目 2009 年 2010 年 1.人员经费 共 3 万元 [1] 引进人员经费 [2] 专家咨询费 2 万元 项目专家咨询 [3] 项 目 参 与 人 员 津贴 1 万元 项目人员津贴 2.设备费 共 5 万元 [1] 创新创业基地小型设备购置 5 万元 3.业务费 共 12 万元 [1] 创新创业师资培训费 4 万元 [2] 材料费 2 万元 [3] 调研费 2 万元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