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MBA全景教程之三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对象 ——谁需要学习本课程 ★ 国有企业高层管理者 ★ 国有企业中层管理者及基层主管 ★ 民营企业高层管理者 ★ 民营企业中层管理者及基层主管 ★ 人力资源部、培训部经理及员工 ★ 国家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与普通工作人员 ★ 任何希望系统学习最新的工商管理知识的人士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了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和人力资源的新观念 2.了解人力资源的特点以及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3.熟悉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流程 4.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5.掌握人力资源测评技术、人力资源招聘录用技术、人力资源配置技术 6.掌握绩效考核技术、薪酬设计技术、员工咨询技术 7.掌握适合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模式 ★课程意义 ——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学习本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化,对于具备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技能的各级经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各级管理者参加现代工商管理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现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本课程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孙健敏教授主讲,内容涉及人力资源战略,招聘和选择,人力资源开发,酬劳和福利,员工和劳动关系,人力资源讨论等方面。 目录: 第1讲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本讲重点】 为什么要引入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浪潮 【自检】 在你工作的公司里,有多少制度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要引入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领域,也是一门专业。分析近几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热”,可以从三个角度给出答案: 一是我国经济进展的要求 二是我国企业进展的要求 三是与管理的实质相关 经济进展的要求 企业内部的管理,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所以社会经济进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目前,世界经济进展进入“微利时代”,逼着企业不得不学会去“赚小钱”,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通过提高内部管理的质量、管理水平来促进企业的进展。 企业进展的要求 企业本身的进展有它的阶段性。各阶段的目的和任务不一样,体现在不同时期其组织结构也有差异,而组织结构的差异就决定了领导方式的差异。 1993年和1994年,我国企业提出要“二次创业”,这个概念本身并不新奇。之所以要二次创业,其核心就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用现在总结出来的话来讲,就是从土八路变成了正规军,从游击战变成了阵地战,这种转变是对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挑战,而这种挑战最终体现在对人才的挑战上。 在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别人能生存下来呢?这是人的因素在起作用。同时也说明,在某一阶段你就不能适应,所以你需要改变,需要改善。 【自检】 你为何要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说明:①代表一种现象;②是一种错误理解;③是本书的知识点;④是你要发表的意见,后面花边框提示的内容就是答案的要点。通过这些自检题可以检测一下你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后的自检题答案方式同上。) ①旧的管理知识需要改善。 ②在经营中遇到障碍时才想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是企业正常进展的必要条件。 ④其他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 人力资源管理是近年开始引入我国的先进管理经验,对于我国企业的“二次创业”和向更高目标进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里所有管理人员都应该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从管理学上看管理实质 现在谈企业管理,更多的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真正从管理学的角度谈企业管理的非常少,我国历史上没有管理这个概念。 1.管理的概念 管 理 管理是一项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的过程,管理是制造一个让众人心情舒服的工作环境的活动。 从现实的角度,管理就是用人。实质就是:管理不是自己去做事情,而是让别人去做,让别人去做你想做的事。 ●管理人员—通过别人完成工作 ●技术人员—自己亲自完成工作 在给企业做薪酬制度和考核制度的时候,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员应该用什么作标准来区分: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考核标准和薪酬标准是不一样的,薪酬的等级和水平高低也有差异。例如总工程师这个位置,是把他(她)作为管理人员还是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不管有没有直接下属,就是不管这个工作的内容是什么,而是要看完成任务的方式,是自己去做还是通过别人去做。凡是自己做的,不管做的是生产还是销售,还是财务,都是专业人员或者叫技术人员。假如是通过别人去做工作,哪怕就是一个班组长,那也是管理人员。 【自检】 你如何区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①技术人员需要自己亲自进行研发工作。 ②好的技术人员就可以提拔成管理人员。 ③管理人员都有直接下属可以支配。 ④重要工作,领导当然亲力亲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示】 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根本区别就是管理人员需要通过别人去完成工作,技术人员不管从事哪一行业,都需要自己亲自来做。所以,凡是要通过别人去做工作,哪怕只是一个班组长,也是管理人员;凡是要亲自动手做工作的,都算是技术人员。现实中存在着管理工作与技术研发工作于一身的现象,其区分时应以其主要工作为主。 2.我国企业管理的特点 管理者最核心的任务是: 吸引人 用好人 开发人 留住人 对于我国的企业管理人员来说,还有第二重任务,有人把我国的企业管理者称作“双肩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