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 主讲人: 2025 年 5 月 1 日 25年6月11日 1 2 3 4 范围 术语和定义 规范性引用文件 基本要求 目 录 5 管理要求 01 范围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及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化工企业,以及储存危险化学品经 营的企业 ( 以下简称企业 ) 。 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 适用于 本文件。 GB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1768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技术规范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30077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 GB30871 危险化学品企业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AQ/T3034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 03 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3.1 安全培训空间 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和培训数字化管理的综合性载体。 注 : 安全培训空间由线下培训物理空间、线上学习网络空间和培训信息管理空间构成。 3.2 本质安全 通过控制工艺过程中物料的种类、数量和使用条件,采用最小化、替代、缓和、简化等手段,从根 本上 降低工艺过程及其设施的安全风险的过程 / 活动。 3.3 相关方 关注企业安全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注 : 相关方包括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企业提供服务的承包商,以及为企业提供原材 料、设备设施及服务的供应商。 3.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 元。 术语和定义 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 用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的软硬件设施。 注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包括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气体检测报警系 统、电视监视系统、雷电预警系统、接地电阻监测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 04 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 4.1 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规模以及管理需求,融合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确定各管 理要素中适用的要求,自主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4.2 企业应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遵循最小化、替代、缓和、简化的原则,提高本质安全水 平,不应使用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等高危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 装置应实现原料处理、反应工序、精馏精制和产品储存 ( 包装 ) 等全流程自动化。 4.3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应满足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求,并按照“策划 (Plan)— 实施 (Do)— 检查 (Check)— 改进 (Act)” 模式持续改进。 05 管理要求 管理要求 5.1 安全领导力 5.1. 1 安全生产方针、目标 5.1. 1.1 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主要负责人应 亲自领导并参与建立安全生产核心价值观。 5.1. 1.2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目标,将安全生产年度目标细化为安全生产指标,逐级分解并签 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定期考核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5.1. 1.3 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要求和安全风险管控需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或 方案,保证安全生产年度目标及指标完成。 5.1. 2 安全承诺 5.1. 2.1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向从业人员和社会做出明确的、公开的安全承诺。 5.1. 2.2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建立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机制,承诺为安全生产标准化 工 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支持。 管理要求 5.1. 3 组织机构 5.1. 3.1 企业应明确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明确各级组 织负责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 5.1. 3.2 企业应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配 备数量、学历、职称、专业等应满足规定要求,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5.1. 3.3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了解安全生产状况,研究重大问题,并督 促落实。 5.1. 4 安全生产投入保障 5.1. 4.1 企业应足额提取和规范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保证具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 生产条件。 5.1. 4.2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提升企业安全管理质效。 5.1. 5 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5.1. 5.1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根据安全管理需求构建安全生产 信 息化智能化系统 管理要求 5.1. 5.2 企业应明确有关部门负责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的构建、运行、维护等管理工作,确 保系统正常运转。 5.1. 5.3 企业应至少每年评估安全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系统运行状况,不断改进升级。 5.1. 6 有感领导 5.1. 6.1 企业中层及以上领导应结合岗位责任制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通过领导带头、以上率下 等方式实施有感领导。 注 : 有感领导,是指企业各级领导通过以身作则的良好个人安全行为,以及展现出的良好领导行为 和组织行为,让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工作的示范性,感悟到自身做 好安全工作的必要性。 5.1. 6.2 企业各级领导应定期深入基层,了解安全生产现状,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管理要求 5.1. 7 安全文化建设 5.1. 7.1 企业应融合自身内部和外部文化特征,总结提炼并形成全员共同认可的安全价值观,组织 开展安全文化活动,引导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5.1. 7.2 企业应评价安全文化运行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 5.1. 8 证实方法 通过查验的方式,确定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安全承诺、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安全生产投入、安全 生 产信息化智能化系统、行动计划、安全文化等与 5.1 所有要求的符合性。 5.2 安全生产责任制 5.2. 1 建立和实施 5.2. 1.1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5.2. 1.2 企业应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明 确各管理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 管理要求 5.2. 1.3 企业应根据各岗位的性质、特点,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做到“一岗一责”,结合实际工作 流程,细化形成岗位任务清单。 5.2. 2 检查和完善 5.2. 2.1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考核机制,定期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履行情况,兑现奖 惩。 5.2. 2.2 企业应至少每年检查评估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并根据结果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修订 : ( 1 )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 ( 2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进行调整; ( 3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生重大变化; ( 4 )事故或事件调查发现的涉及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