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方案.pdf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方案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20182018 年年 3 3 月月 1 目目录录 一、项目建设团队.3 二、建设目标.5 三、建设基础.5 (一)专业发展规模适度,人才培养定位准确 5 (二)校企合作稳步推进、工学结合不断深入 6 (三)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团体水平持续提高 6 (四)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7 (五)实训条件初具规模,校校合作稳步推进 7 (六)社会服务初见成效,区域影响显著提升 9 (七)专业特色逐渐形成,服务老区不可替代 10 (八)顺应老区民生期待,抢抓机遇直面挑战 12 四、建设内容.15 (一)建设思路 15 (二)专业建设内容 15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5 2.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15 3.师资队伍建设.16 4.实训基地建设.16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7 6.创新创业教育.17 (三)专业建设改革举措 17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建设保障机制 .17 2.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有效课堂认证 .18 3.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从教能力 .19 4.持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充分满足学生实训需求 .20 5.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深度,积极拓展专业办学空间 .21 6.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热情 22 (四)建设进度 22 (五)经费预算 27 五、预期成效.29 2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5〕64 号) 、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 展改革委关于印发 的通知》 (教研〔2017〕2 号) 、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 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实施意见》 (川府发〔2017〕58 号) 、 《四 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统筹规划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的通 知》 (川教函〔2017〕821 号)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 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升我省高 等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加快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 质劳动者和人才,将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行业领先,综 合办学能力在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 的省级示范专业。 一、项目建设团队一、项目建设团队 (一)项目负责人 方小强(师范系主任,教授) (二)团队成员 1.校内成员 潘传中(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教授) 向世见(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教授) 钟诚(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教授) 王泽华(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教授) 卫宇(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教授) 柏晶(师范系副主任,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副教授) 3 唐光胜(学前教育专业群骨干教师,副教授) 钟钦(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副教授) 刘兰萍(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副教授) 郭涛(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副教授) 刘兰萍(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副教授) 黄明友(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副教授) 张栓云(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副教授) 汪小红(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副教授) 张进(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副教授) 郑小军(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副教授) 欧晓燕(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讲师) 莫慧波(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讲师) 何小钧(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讲师) 陈丹(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讲师) 谢芯(小学教育专业骨干教师,讲师) 2.校外成员 王仕斌(通川区第一小学校长,研究生学历,正高级职称,主研 学校管理和小学语文教学) 付黎明(通川区第一小学副校长,本科学历,副高级职称,主研 学校管理和小学语文教学) 石强(通川区第二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四川省特级教师, 本科学历,高级职称,主研学校管理) 袁玲(通川区第二小学校副校长,本科,副高级职称,主研家校 共育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胡玉兰(达川区逸夫小学校,正高级职称) 4 冯正东(通川区第七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正高级职称) 候红英(通川区第四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正高级职称) 胡逐云(通川区实验小学,正高级职称) 何丹(达州市中心医院儿童预防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主研 特教方向) 二、建设目标二、建设目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 意见》中国家对小学师资培养的要求和国外小学师资培养的发展趋势, 坚持“人无我有,建立行业主导的品牌专业;人有我优,建立市场导 向的优势专业;人优我特,建好地方定位的长线专业”的理念,强化 专业特色,巩固和加强专业建设。以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 小学班主任为核心岗位,植根老区,面向秦巴,培养具有良好教师职 业道德、具有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要 求,具备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能力,同时在某一学科教 学方向上有所专长,能较好地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专科层 次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小学教育师资。到 2020 年,完成小学教育 专业一级认证和二级认证,力争成为小学教育专业改革的示范、建设 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到 2030 年,通过小学教育专业三级认证,建立 培训学分银行,建成秦巴地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到 2050 年,建 成实验小学 1-2 家,牵头成立秦巴地区小学教育集团。 三、建设基础三、建设基础 (一)专业发展规模适度,人才培养定位准确(一)专业发展规模适度,人才培养定位准确 本专业现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551 人,2017年实际招生数206 人,2011 年新生报到率 103%(含通过专业调整进入本专业就读的学 5 生)。2017 届毕业生数 173 人,2017 年 9 月 1 日就业数 163 人,就业 率 94.22%,对口率 86.71%,小学教师资格证书获取比例 97.69%。专任 专业教师 31 人,兼职教师 25 人。校企合作企业 10 个。 本专业立足达州,面向秦巴,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扎 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能够适应现代小学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的小学教育师资。在全科培养 的基础上、支持学生专长发展,分别形成以语文为核心、人文社会多 学科相关联的综合课程教学能力和以数学为核心、自然学科多学科相 关联的综合课程教学能力。 (二)校企合作稳步推进、工学结合不断深入(二)校企合作稳步推进、工学结合不断深入 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高度重视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这一高职教育 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确立了“全方位,全过程”的校企合作、 共同育人的策略,校企双方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并不断 深化“校校合作、学做结合、德能双馨”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实施教 育教学工作过程,共同完成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现在本专业有稳定 合作关系的小学 10 家,在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师培 养、学生实习、就业等各方面开展合作,良好的合作有效促进了专业 发展。 (三)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团体水平持续提高(三)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团体水平持续提高 鼓励教师“学历提高、技能提高、教学能力提高”,鼓励教师进修 深造、到小学实践锻炼,同时为教师创造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更 新职业教育观念。通过实施学训一体、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