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文库
换一换
首页 蚂蚁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睡眠心理障碍.doc

  • 资源ID:1715081       资源大小:58.0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权限:游客/注册会员    下载费用:10积分 【人民币10元】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人民币10元】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睡眠心理障碍.doc

治疗失眠症 失眠经常和精神病、酒精、药物滥用、疾病或其它睡眠紊乱相联系。失眠病人中的 35%~44%伴有精神紊乱,最常见的是情绪和情感的紊乱,还有其它很多疾病状态也能造 成失眠,包括一些潜在的病理生理性的干扰,如睡眠动腿综合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 白天睡眠太多或不适当的使用安眠药也可造成失眠。不管失眠症的起始原因是什么,行为 的和环境的因素时常是调节变量。失眠症的发生可概括为①失眠症病人具有特定的易感 因素;②导致失眠发生的促成因素;③使失眠症得以持续的长期因素。个体易感因素构成 了失眠发生的内在基础,促成因素则出现在失眠发作时,大多数情况下又随时间而消失。 长期因素(如条件反射性的对环境的唤醒或对安眠药物的耐受)则随时间延伸变得日益重 要并发挥作用。相应地,大多数认知行为治疗集中于改变这些导致失眠维持的长期因素, 对某些诱发因素(如职业紧张)也需要进行问题解决和支持治疗。但是,认知行为治疗 对由精神病、酒精、药物滥用、躯体疾病导致的失眠效果不好。 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症,主要致力于治疗导致失眠的长期性因素。这些方法寻求改变非适 应性的睡眠习惯,减少自主的或认知上的唤醒,改变关于睡眠的不良的信念和态度,进行 健康睡眠实践的教育。 1. 刺激限制治疗此方法认为失眠是一种对与睡眠相关的时间(床上时间)和环境线索 (床和卧室)的条件反应。按照这一前提假设,这种方法就是训练病人把入睡与床、卧室 等重新建立联系。这种联系的建立是通过缩短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包括外显的和内隐的) 和强制执行一个睡眠-觉醒时间表来完成。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计划缩短与睡眠无关 的活动,调整睡或醒的计划。因为对于大多失眠病人,在床上的时间、卧室环境已经变成 了一个强烈的消极暗示,要睡觉但难以入睡,还有挫折感,易激发。具体程序为①只有 当困倦时才上床;②如果不能在 15~20 分钟以内入睡或重新入睡,离开床到另一间屋子, 只有当再感到困倦时才回到卧室;③每天晚上可以经常重复①、②过程;④每天早晨按时 起床(有规律)不要计算一晚上共睡了几个小时;⑤不要在床上进行与睡眠不适应的活动, 如在卧室内看电视、小说等,但可保留与睡眠有关的活动如性活动等;⑥白天的小睡时间 不宜太长;⑦仅仅为了睡眠和性才使用床和卧室。 怎样睡个安稳觉 世界睡眠日关注失眠症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姜长青 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成人每天应该有 8 小时的睡眠,但实际个体差异相当大。有的人可 能睡够 4~6 个小时就能满足生理需要,健康人群中大约有 10%属于这种情况,15%的人 睡眠超过 8 个小时甚至更多,总人口的平均睡眠时间大约为 7.5 个小时。 有些人睡眠时间不长,但一觉醒来感到舒适满足,另一些人睡眠时间虽然不短,但不是多 梦,就是易醒,睡了一夜总觉得没有睡醒,困倦异常。所以临床上在判断一个人睡眠的好 坏时,应同时考虑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 睡眠分期与节律 睡眠共分 5 期,每晚 8 小时的睡眠中,每 90 分钟左右各个睡眠期循环一次。其中前四期为 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或称慢波睡眠(SWS) ,最后一期为快速眼动睡眠(REM) 。 SWS 是从朦胧入睡开始,随后睡眠逐渐加深,一直到熟睡的整个过程。此期脑电呈慢波, 眼球没有活动,故称非快速眼动睡眠。按睡眠时的脑电图模式,此期又分为 4 期。 入睡期是清醒和睡眠之间的转换期,人很容易醒来,约占睡眠总时间的 10%。 浅睡期此期容易觉醒,入睡困难者,常自行惊醒,约占整个睡眠期的 50%。 中睡期此期意识消失,不易觉醒,在每个睡眠周期约延续 1 小时左右。 深睡期此期睡眠深,觉醒相当困难,在每个睡眠周期中约持续 30 分钟,然后进入快速眼 动睡眠。 在整个睡眠周期中,SWS 与 REM 有规律地交替出现,两种不同时相睡眠各出现一次为一 个睡眠期。每个周期历时 70~90 分钟,入睡后必须先经过 SWS 阶段,才能进入 REM。 睡眠剥夺实验 睡眠剥夺实验,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人为失眠。了解睡眠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包括心 理的和生理的机能紊乱,有助于临床上认识睡眠不足的后果。 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国外有一位生物学家,因为一向睡得比较少,所以他认为睡眠并非 人体的生理需要,只是人的一种习惯。为了证明自己的看法正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让 自己为研究对象,让几位助手严密地监视他,不让他睡觉,也不让他打盹。他想睡的时候 就立即提醒他。实验进行了 10 个昼夜。这位生物学家坚持了 240 个小时不睡觉。在体验中, 虽然没有发现身体出现什么疾病,但他的精神状态却发生了显著变化。注意力变得很难集 中,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实验结果有力地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睡眠,身心健康会受到严 重影响。 进一步的实验是选择性睡眠剥夺。观察者只要发现睡眠中的受试者出现眼动或脑电变化时, 立即将其唤醒,就可以选择性地终止 REM 。剥夺 REM 在短期内并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受试者或许会出现轻微的焦虑不安、急躁、易激惹等表现,但当剥夺时间较长时,有出现 幻觉和恐怖感的报道。 怎样判断失眠症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在失眠者中,以入睡困 难最为常见,其次是睡眠表浅和早醒,有些表现为睡眠感觉缺乏,通常以上情况并存。 失眠持续的时间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仅仅几天的短暂失眠是一种正常现象,诊断不宜扩大 化。以下是确诊失眠症的具体标准,供参考 1.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 入睡,醒后感到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 3.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4.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 3 次,并持续 1 个月以上。 5.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的一部分。 失眠症与安眠药 安眠药的使用是极为广泛和随便的,目前这种倾向有增加的趋势。 对于应用安眠药引起药物性睡眠的脑电研究证明,药物睡眠不同于生理睡眠,其中突出的 是 REM 的比例显著减少。安眠药引起的药物性睡眠表面上似乎满足了睡眠时间,实际上 却使患者长期处于较大失眠时还严重的 REM 剥夺状态,而 REM 对人体来说是 SWS 所不 能取代的。安眠药使用者的自我感觉也表明了这种情况,服药后虽然整夜入睡,但 REM 严重不足,因而早晨醒来仍然昏昏沉沉,好像没有睡够。对于通常的失眠症患者来说,安眠药虽有助于睡眠,但不应常规使用,使用期最好不要超过 21~28 天,并选择半衰期较短 的药或间断给药(每周 2~4 次) ,以减轻白天的镇静作用。 长期使用安眠药会使机体产生依赖性。药物依赖者一旦得不到引起药物依赖的药品,就会 产生戒断症状,在安眠药物中以速可眠、眠尔通、安眠酮等产生的药物依赖性较为严重, 尤其是安眠酮的滥用已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后果。为此,临床医生和失眠者必须重新 认识睡眠和失眠症,重新评价安眠药的作用,慎重使用安眠药。 失眠症的心理与行为干预 治疗失眠症首先应强调睡眠卫生,特别是一次性或短暂失眠可望通过这些措施得到解决,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1.保

注意事项

下载须知:本站为公益资料文库分享网站,旨在打造一所终身共享学习空间!所有资料均免费阅览。如需下载,产生的费用归属上传者收益,本站仅扣除部分必要的网络软硬件运营费用以维护网站存续。

本文(睡眠心理障碍.doc)为本站会员(马老师)主动上传,蚂蚁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蚂蚁文库(发送邮件至2303240369@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303240369

copyright@ 2017-2027 mayi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智慧蚂蚁网络

经营许可证号:ICP备2024020385号



收起
展开